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陈建英诉张海平“假离婚”案的请示报告的复函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1 04:48:41  浏览:8575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陈建英诉张海平“假离婚”案的请示报告的复函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陈建英诉张海平“假离婚”案的请示报告的复函

1979年12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

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
关于陈建英、张海平、朱小渝婚姻纠纷一案,你院甘法民文(1979)18号来函征求意见。我们听取了你院乔永强同志、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魏致中同志对该案的情况介绍,查阅了案卷材料,经研究后认为:
陈建英与张海平是经过双方申请,于1976年8月16日去兰州市七里河区革委会协议离婚的,双方对子女抚养和财产也达成了一致意见,领取了离婚证。张海平与朱小渝于1978年1月9日在北京经合法手续登记结婚,领取了结婚证。从法律上说,张海平与陈建英的离婚是合法的,张海平与朱小渝的结婚也是合法的。现在陈建英以他们的离婚登记,是张海平用先离婚后复婚的欺骗手段造成的假离婚,要求予以撤销;并要求废除张海平与朱小渝的婚姻关系,维持她与张海平的夫妻关系。这种要求,在法律上是站不住脚的。陈建英与张海平在离婚当时,都是具有法律行为能力的公民,双方依法办理了离婚手续,并已经发生了法律效力,从那时起,他们之间的婚姻关系,在法律上已经消灭。根据案卷的调查材料,造成他们离婚,双方都有责任,张海平的责任可能多一些。但从案件情况来看,都还是批评教育问题,使他们今后能严肃慎重地处理婚姻家庭问题,不影响已经登记离婚的合法性。
因此,我们原则上同意你院来函中的第一种处理意见。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案件,在具体处理中,希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一、要耐心地对陈建英做好说服教育工作,在子女抚养方面,要适当地照顾她的合理要求。
二、对这一案件,群众中有些舆论,应通过有关单位做好工作。
三、各级法院内部对本案的处理有不同意见,建议你院召集各院与本案有关人员,展开讨论,统一认识,共同做好工作。
以上意见,供你院参考。并将处理结果,函告本院备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邯郸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邯郸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决定

河北省邯郸市人大常委会


邯郸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邯郸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决定


(2001年11月2日邯郸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 2002年3月30日河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批准)



邯郸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邯郸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议案,会议认为,《邯郸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自1996年1月实施以来,对我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发挥了积极作用。

鉴于国务院对国家原《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78号令)已做了较大修改,并以国务院第305号令重新颁布,于2001年11月1日起正式实行。为了保证国家法制的统一,确保国务院新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在我市顺利实施,会议决定废止《邯郸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




  案情

  2009年3月14日,金达纸业在其住所地与华能建筑集团签订建筑施工合同,其中约定“合同履行中如有争议,可由双方协商;协商不成,可在合同签订地起诉”。2010年11月23日,华能集团就工程欠款诉至其住所地即合同履行地法院。金达纸业提出管辖异议,主张本案应由双方选择的合同签订地,即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原告辩称, “可”属于赋权用语,上述约定的本意是在法定合同履行地与被告住所地之外,将签约地法院列入管辖选择范围,以兼顾被告起诉时选择其住所地法院。正因为双方并没有对管辖法院作出唯一的、排他性选择,故约定无效,应适用法定管辖,华能集团所在地法院具有管辖权。

  分歧

  如何理解合同中的约定管辖条款是本案的焦点。第一种意见认可原告关于系争条款属授权性条款的答辩理由,并认为该授权行为(约定管辖)不排斥法定管辖,原告的抗辩成立。第二种意见则认为合同对管辖法院的约定具有唯一性,本案应由金达纸业住所地法院行使管辖权。

  评析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从语义解释来看,“可”是多义字,侧重于容许干什么之意,这也是其在民商事活动和立法文本中的通常含义,属赋权性用语,一般用于授权性而非义务或禁止性条款。依法理,授权性条款中的权利人仅在是否实施授权行为上享有自由选择权,并不涉及授权之外的行为。这一点,尤其在民商事活动中容易产生混淆,导致争议和纠纷。本案原告就认为,合同条款赋权双方选择签约地法院管辖时,并不排斥法定的合同履行地和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显然原告把权利人的行为自由扩大到了授权外的行为上,对授权性条款的理解出现了偏差。而被告管辖异议中“我国法律条文和当事人合同文本中的‘可以’一词并不是可这样可那样的含义,而是可这样或不这样,不涉及那样”的理由,则准确把握了授权性条款的法律内涵。

  认定本案的管辖争议条款,普通法系的“明示其一就排斥其他”合同解释规则可资借鉴。其主要内容是,若当事人在合同中列明了特定事项,即列举了合同客体的一事或一人,而未采用更为一般性或包罗万象的术语、没有通过其他词语邀请适用于“同类”的情况下,其意图就排除了未列明的项目。依据这一规则,在本案合同仅仅列明签约地法院管辖的情况下,就当然地排斥了法定的合同履行地和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应当说,以该规则认定本案争议条款,不仅简单明了,符合授权性条款的本质内涵,而且与合同的目的解释保持了一致性:在原告的辩称理由似是而非,难以确定合同目的或双方的内心目的并不一致时,应以双方均已知道或应当知道的表示于外部的目的,而不是原告单方面解释的目的为准。

(作者单位:湖北省汉川市人民法院)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